《易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前
公 示
易县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已经省政府批复实施(保政函〔2016〕12号),为深化落实易县城乡总体规划意图及控规全覆盖要求,提高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促进中心城区健康、有序地进行改造、开发与建设,特编制《易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进一步增加我县规划的透明度,完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制度,维护公众的城乡规划知情权和对城乡规划的监督权,现将本规划向我县广大市民公示。
一、规划范围及规划人口规模
1、规划范围为2030年易县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建设用地面积为30.45平方公里。
2、规划至2030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28万人。
二、规划重点与原则
1、落实易县城乡总体规划,深化中心城区用地功能布局,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增加支路网密度,对总体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进行深化落实。
2、合理测算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安全设施用地需求,优先保证上述三大设施的用地需求,体现公共政策属性,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3、建立科学的指标控制体系,科学控制城市各种开发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引导城市合理、有序发展。
4、加强与城市各专项规划的衔接,并对专项规划确定的各类设施在空间上给予落实。
5、合理保护和利用景观资源,加强城市公共空间和景观风貌控制引导,强化城市设计控制,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景观艺术水平和环境品质。
6、 严格落实规划的刚性要求,充分考虑规划弹性和可操作性,积极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中心城区用地布局结构
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形成“一河两岸、双轴三心七组团”的城市结构。
“一河两岸”:一河是指依托易水河打造易县的滨河文化景观带;两岸是指北易水河西侧以旅游服务为主的新城组团及北易水河东侧依托现状城区发展的综合性城市组团。
“双轴”:是指以朝阳路及开元大街为主形成的城市发展副轴线和以易兴路及泰元大街为主形成的城市发展主轴线。易兴路是联系易水河两岸城市组团、连接荆轲塔及老子道德经幢的城市发展轴线,泰元大街南起燕下都遗址,以南水北调和北部山区为底景,是贯穿城市南北的城市发展轴线。
“三心”:一是依托现状建成区易县人民政府及周边商业形成的综合中心;二是沿易兴路西延与靖远大街交叉处形成的滨河新城中心,规划以旅游服务及休闲娱乐用地为主;三是沿易兴路东延形成的东部新城中心,规划以行政办公、商业、文体娱乐休闲为主。
“七组团”:是指规划将中心城区划分七个组团。一是依托老城区形成的中心组团,二是在迎晖大街以东、112国道以南形成的城市东部新城组团;三是112国道以北居住组团;四是依托良村工业园在城市东北形成的工业及物流组团;五是跨河发展形成的滨河新城组团;六是依托西部山区形成的休闲养老组团;七是在城市西北,沿易水河形成的文化产业组团。
公示时间:30天
咨询电话:0312-8855810 0312-6549020
附件:
总平面图最终成果522